滴水觀音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
滴水觀音主要是生活在海拔約1700米的熱帶地區,是典型的熱帶植物,可在水中進行無土栽培。滴水觀音喜半陰,不耐曝曬。5~9月應進行遮蔭,遮去陽光的50%左右。其他時間則應給予充足的陽光。不耐過度的蔭蔽,否則葉柄變細變長,導致株形不美,而且容易折斷。
滴水觀音喜濕潤的環境,忌空氣干燥,生長季天晴而干燥時,應經常向枝葉及四周噴水,以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。滴水觀音喜歡生長在濕度較大的土壤中,所以種植時要選擇保水、保肥能力比較好的土壤。
滴水觀音喜肥。因生長量大,需及時補充養分,才能使莖干生長粗壯,葉片碩大,濃綠光亮;缺肥時葉小、色黃。生長期間應每10天左右追施1次以氮為主的肥料。入秋后停施氮肥,追施磷鉀肥。冬季則停止施肥。
滴水觀音的病害反應在葉片上,一般有兩種,一種是葉斑病,一種是炭疽病。葉斑病可用百菌清或多菌靈800倍液葉面噴霧,每次隔7天一次,連續2-3次既可。炭疽病則須用75%的甲基托布津500倍液葉面噴霧,每隔7天一次,連續2-3次,基本可以控制。
滴水觀音應隨時剪去黃葉。因其葉柄長,搬動、置放及養護時,要避免折斷葉柄。如折傷,應及時將其剪除。滴水觀音汁液有毒,不可誤食或碰到眼中,嚴重時會有生命危險。
評論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