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掌的養殖方法和注意事項
紅掌原產于哥斯達黎加、哥倫比亞等熱帶雨林區,常附生在樹上,有時附生在巖石上或直接生長在地上,現歐洲、亞洲、非洲皆有廣泛栽培。紅掌的花梗細長、挺直,呈心形、平直展開,鮮紅有光澤。
環境及光照:紅掌性喜溫熱多濕而又排水良好的環境,怕干旱和強光暴曬。其適宜生長晝溫為26-32℃,夜溫為21-32℃。所能忍受的最高溫為35℃,可忍受的低溫為14℃。紅掌喜半陰,害怕陽光曝曬,在養殖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擺放位置,最好放于通風透氣又可避免強光照射的地方。
水分:正常生長情況下,每星期可見干見濕地給培養土澆水。一般掌握土表不干不澆,澆則澆透的原則。春、秋、冬季可適量減少澆水次數和澆水量。
土壤:紅掌盆栽所用基質必須要有很好的通氣性,南方地區可用木泥炭、草炭土、珍珠巖按2 :1:2的比例配合,栽培效果較好。北方地區用腐爛后的松針土作栽培基質最為適宜。上盆時土壓得不可過緊,以免妨礙空氣流通。
施肥:肥料一般選用氮磷鉀比例為1:1:1的復合肥,把復合肥溶于水后,用濃度為千分之一的液肥澆施。液肥施用要把握按期定量的原則,春、秋兩季平常每3天澆肥水一次,如氣溫高視盆內基質干濕可2一3天澆肥水一次;夏日可2天澆肥水一次,氣溫高時可加澆水一次;冬季平常每5一7天澆肥水一次。
修剪:紅掌生長一段時間后,底部就會有一些腐敗的葉子等,這些需要及時修剪,以免影響紅掌的正常生長。
專家重點提示:
1、紅掌常見的病害有炭疽病和爛根病。炭疽病從葉尖和葉緣開始發病,形成半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,病健交界明顯,有黃色暈圈,病斑暗褐色。葉面不規則著生小黑點。當空氣濕度大時,有粉紅色的點狀黏質物溢出。可選用多菌靈、百菌清、代森鋅等藥劑600-1000倍噴灑。紅掌爛根,初期少數根被侵染,在根表面出現淡黃色至褐色條狀斑痕。
2、皮層逐漸腫脹、腐爛。后期,整個根系被侵染,根系萎縮、變褐色,最后呈黑色腐爛。可用50%的福美雙和5%敵克松粉劑混合灌根。間隔7~10天,頭兩次按500倍液使用,第三次按100倍液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