剝皮魚煮水面
簡介
生為閩南人,食著閩南肴,卻常發現所知所食不過滄海一粟。家鄉的景、家鄉的物、家鄉的風土人情,耳熟能詳下總是不知不覺中帶給我一次又一次的驚喜和期盼。比如,這碗用魚煮的面條。? ?? ?久居鄉里,我卻未曾知曉這種煮面方法。所以,當若干年前,在遠離市區的漁鄉村落里第一次品嘗到“魚煮面”時,那般驚訝是如此難忘,面條中夾雜著海味的鮮甜,怎一個“鮮”字了得!這一見如故的喜悅,不禁讓人感嘆,相逢何必曾相識,只要如今未錯過。? ?? ?今天就為大家介紹這道閩南漁家主食“魚煮面”,一餐中主食、魚、菜兼具,簡單方便又營養。但愿您在試過之后,也能如我一樣慶幸自己最終沒有錯過它。
材料
剝皮魚1斤,水堿面半斤,白菜心200克,青蒜3根,姜片5片,雞腿菇1個,玉米油:香油1:1,生抽1/2小匙,鹽適量
做法
1.剝皮魚洗干凈后切段并切塊,大小若3厘米×3厘米,用廚房紙吸干水分待用。白菜心和雞腿菇洗干凈切絲,青蒜切段。2.鍋中沸水,將水堿面過水煮1分鐘,撈起用冷水沖涼,瀝干水待用。3.熱鍋入調和油,4分熱后入香油,小火,鍋底加入姜片,姜片上放上魚塊,中火煎到魚塊兩面焦黃盛起待用。4.鍋中入底油,燒熱后放入白菜絲、菇絲略炒,加入半杯水煮開后,下入面條和魚塊,再煮2分鐘,加入生抽、鹽調味,起鍋前撒上青蒜段即可。
小訣竅
1、所用的魚不必拘泥,只要新鮮、腥味不重的魚都可以。比如,鱸魚、黃花魚、草魚、青魚、烏魚、黑魚等。不靠海的朋友,推薦用黑魚,味道也很好。 2、香油和姜片的作用是去腥。各有各的妙處,建議都用,不要只取其一。 3、都用香油也可以,只要您不計成本。但是不能都用玉米油,因為香油不可缺少。油量多少,按照您煎魚的量來定,魚煎好后,不留油就行。 4、香油加入后,不要開大火,否則容易苦。 5、煎魚不粘鍋的訣竅舊文寫了很多,可以參見【干煎舌鰨魚】、【剝皮魚頭豆腐湯】 6、白菜和蘑菇不是必須的。你可以用別的適合煮面的菜代替白菜。而蘑菇作用是增鮮。你也可以不用。 7、青蒜不建議用別的代替,實在不喜歡,就用蔥段吧。另外,青蒜最好拍一下再烹飪,味容易出來;起鍋前放蒜段,一放入就關火,利用余溫加熱青蒜,會讓這道面的味道更濃郁。 8、水堿面是很容易熟的面,沒有或不喜歡的,可以用線面、烏冬面等易熟的面代替。但是不建議用手工面,或機壓面,不僅面湯容易渾,而且煮的時間太長,魚肉易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