猴頭菇煲湯怎么做好吃 猴頭菇煲湯的簡單做法
猴頭菇是一種營養(yǎng)價值非常高的菌類食物,今天小編就大家講一講究竟猴頭菇煲湯怎么做好喝呢?跟著小編我們一起來學習家常食物做法吧。
猴頭菇煲湯怎么做好吃
1、猴頭菇素有“養(yǎng)胃之王”之稱,中西醫(yī)都認為猴頭菇含有的多糖,能幫助人體的腸蠕動、胃排空。結(jié)合上脊骨、紅棗等高營養(yǎng)的材料一起煮,營養(yǎng)又美味,最適合不定時吃飯的人了。
2、 首先處理一下材料,猴頭菇準備好淘米水加熱到微溫,50度左右,將猴頭菇面朝下浸泡在淘米水中,壓上重物,浸泡2個小時左右。
3、2個小時后,撈出猴頭菇,擠干水分,用清水反復(fù)沖洗干凈,切出菇蒂,撕成小片。
4、接著把姜切成片,冷水下鍋大火煮沸后,放脊骨下鍋,焯水2~3分鐘。
5、脊骨焯完水后,過冷水洗一洗,洗去殘余的浮末。
6、紅棗破開去除果核,枸杞和薏米泡水20分鐘左右。
7、所有的材料都處理好后,將脊骨和猴頭菇,放入鍋中,加入適量的水,大火煮沸轉(zhuǎn)小火煲一個小時。
8、一個小時后,加入薏米、紅棗、枸杞,再小火煲半個小時,最后按個人口味加入適量的鹽就好了。
猴頭菇煲湯的簡單做法
1、豬骨和雞腳泡水半小時去血水,可以兌換幾次水,放鍋中燒開撇去浮沫,放姜片繼續(xù)煮半小時(可提前放鹽一起煮)猴頭菇煲湯的做法 步驟1
猴頭菇50-60度水泡發(fā)一個小時、薏米小火炒制變色,干桂圓剝?nèi)猓髼椣磧魝溆谩?/p>
2、發(fā)泡好的猴頭菇切薄片、洗凈黃水、入鍋中,將大棗、薏米、桂圓肉一起下入鍋中煮半小時以上、至湯色變白、嘗一下咸淡、放入枸杞再煮一分鐘,就可以喝啦。
猴頭菇煲湯的好處
猴頭菇性平,味甘能利五臟、助消化、滋補、抗癌、治療神經(jīng)衰弱,最適合秋冬季節(jié)食用。它富含豐富的蛋白質(zhì)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粗纖維、鈣、硫胺素、核黃素等,其中更含有7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。猴頭菇中的不飽和脂肪酸可以有效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,因此非常適合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食用。此外,最為外界樂道的便是猴頭菇養(yǎng)胃的功能。猴頭菇目前已經(jīng)廣泛被引用于治療消化不良、胃潰瘍,十二指腸潰瘍、食道癌、胃癌等消化系統(tǒng)疾病。它宜藥宜膳,能有效提高人體免疫力的同時還能延緩衰老,是一種營養(yǎng)價值極高的食品。
猴頭菇煲湯有什么功效
1、抗?jié)兒涂寡鬃饔谩2∪朔煤镱^菌后,自覺癥狀改善,食欲增添,疼痛緩解。
2、抗腫瘤作用。部分腫瘤患者食用猴頭菇后細胞免疫功能提高,縮小腫塊,延長生存期。
3、保肝護肝作用。猴頭菇可用于胃腸炎疾病及肝炎患者的輔助治療。
4、抗衰老作用。猴頭菇中的多種營養(yǎng)成分可令人延年益壽。
5、提高機體耐缺氧能力,增加心臟血液輸出量,加速機體血液循環(huán)。